7月17日,從京都府龜岡市至京都市嵐山地區的保津川遊船,時隔三個半月首次恢復運營。 該渡輪自3月底傾覆以來一直處於暫停狀態,但熱切等待恢復的遊客很快就登上了,並享受了環繞保津峽的16公里遊船。

恢復保津川漂流的乘客們(7月17日上午10點52分,京都市西京區小火車保津峽站附近)

7月17日上午8點左右,龜岡市登機區售票處一開門,購票的遊客絡繹不絕。 乘客登船時佩戴了新推出的自動充氣頸部救生圈。 上午9點15分左右,船夫開始划槳加速船速,第一班渡輪開往保津峽。

從乘船處出發的“保津川遊船”首次恢復(7月17日上午9點18分,京都府龜岡市)

事故發生於3月28日上午11時左右,發生在龜岡市桂川(保津川)。 由於船夫操作不當,船翻了,船夫負責控制船的方向。 25名乘客和4名船夫全部被扔進河裡,其中2名51歲和40歲的男船夫死亡。

保津川漂流恢復,保津峽首班航班(7月17日上午10點12分,京都市西京區保津峽小火車站附近)

6月中旬,工會宣布了自己的預防水事故再次發生的措施,其中納入了水事故專家的意見。 救生設備改為不需要操作的背心式和自動充氣式,所有船舶都安裝了無線電設備,並對船體進行了改進,以防止舵手落水。 原本計劃於本月12日恢復運營,但因天氣不合時宜導致航線維護和試運營延誤而推遲。

每年有超過 200,000 人乘坐保津川游河,這是京都領先的觀光路線之一。 它的根源在於平安京建造之前丹波地區的木材漂流。

明治時期開始用於觀光,因夏目漱石的《九尾神莊》中的出現以及英國王儲等人的登上而聞名於國內外。 即使在今天,他們仍在繼續保護使用桿、槳和舵的人力船舶操作技術,以及用石頭調節河流的流量和深度的川作技術。

 
這個文章由于是利用自動翻譯係統獲得的翻譯結果、所以不一定完全正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