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說京都市內的小巷裡有一萬多尊被稱為“地藏”的石製和金屬佛像,據說比便利店和郵箱還要多。 “地藏”的準確名稱是“地藏菩薩”,在日本被視為兒童的守護神。

 

8月底,京都各街道會都會舉辦"地藏盆",居民們聚集在"地藏"周圍,祈求孩子們健康成長。首先,附近寺廟的僧人在"地藏"前念經,然後孩子們圍成一圈,旋轉一串直徑為 5 至 3 米的大念珠。居民們向孩子們分發各種糖果。還有一個兒童參加的玩具抽獎活動。這標誌著京都夏季的結束,對於孩子們來說是一段難忘的回憶。

 

“地藏盆”是什麼時候開始的?據一位調查“地藏盆”的研究者稱,有一種理論認為,京都小巷中的許多“地藏”都是15、16世紀用作墓碑的石佛像。 16世紀後半葉,豐臣秀吉開發了京都,隨著城市面積的擴大,這些石佛像被埋在地下,但據說從某個時候開始,孩子們就開始將它們挖出來供奉起來。 據說,這樣的“地藏”不僅包括“地藏菩薩”,還包括其他佛像。

 

從17世紀到18世紀,京都各十字路口的木門旁的小廟裡供奉著“地藏”,夏天的時候,“地藏盆”在各個城鎮都很受歡迎。 根據古代文獻記載,當時已經舉辦了各種各樣的活動,例如給孩子們提供紅豆米飯,以及用木偶重演著名的歌舞伎場景。一些城鎮舉辦體重比賽來檢查孩子們的成長情況。

 

19世紀後半葉,日本近代化進程不斷推進,京都府以反對文明進步為由,下令將城內的“地蔵”拆除,但後來又被挖出來重新供奉。據說,從 20 世紀 60 年代到 1970 年代,隨著城市的擴張,這種習俗也蔓延到了郊區。

 

這樣看來,“地藏盆”是像徵京都生活和文化歷史的宗教活動,但它並不是為遊客舉辦的節日。如果在城裡看到他們,未經允許不要進入,而是從遠處觀察。

這個文章由于是利用自動翻譯係統獲得的翻譯結果、所以不一定完全正確。